|
关于“近摄接圈”
近摄接圈是机身内部为黑色的筒状近摄附件,多由金属制成。使用时象安装增距镜一样附加在机身与镜头之间,近摄原理与皮腔完全相同。通常35mm相机经常使用的接圈分为7mm(1号)、14mm(2号)和25mm(3号)三种,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使用,并能够组成七种不同长度,如:三只接圈组合,用于50mm标准镜头上的像物比例为1∶1。但镜头的对焦范围将随着接圈的增加而受到限制,所以在接圈组合拍摄时,需要移动照相机或被摄体的前后距离配合对焦,所摄效果与近摄皮腔基本相同。近摄接圈的优点是体积小、重量轻,易于携带;有些自动接圈可与相机的光圈联动;另外,接圈的结构极为简单,一般不易损坏。与近摄皮腔相比,近摄接圈虽然便宜得多,但调整的灵活性能不及皮腔。
近摄接圈的缺点是:一、景深太短,对焦过程较为费力;二、镜头的通光量将受到影响。
近摄接圈可以分成两大类:有/无光圈拨杆连接,前者可以光圈连动,后者就不行了。一般带光圈拨杆的近摄接圈还根据卡口不同装备了相应的电气触点,以保证TTL内测光能够起作用。
对于不同的镜头,到底使用多长的皮腔/接圈才能达到自己需要的放大倍率呢?根据前面所述,放大倍率可以这样计算:
放大倍率 = [皮腔/接圈长度] / 镜头焦距
理论上讲,使用近摄皮腔/近摄接圈,任何镜头都可以用于微距摄影。但是要看到,使用400mm焦距的镜头,如果需要达到1:1的放大倍率,那么皮腔/接圈的长度就需要400mm长!显然这个组合是不现实的。
另外,如果手中的接圈长度为50mm,若接入50mm的标准镜头,放大倍率就达到1:1了;若接入24mm的镜头,放大倍率就超过2:1。
下面是我近年来用用近摄接圈+50/1.4,80-200/4,35-70/2.8-3.5拍摄的一些微距照片,希望大家喜欢。谢谢!
|
-
nEO_IMG_1.jpg
(145.91 KB, 下载次数: 156)
-
nEO_IMG_2.jpg
(148.1 KB, 下载次数: 157)
-
nEO_IMG_3.jpg
(133.71 KB, 下载次数: 167)
-
nEO_IMG_4.jpg
(150.02 KB, 下载次数: 158)
-
nEO_IMG_5.jpg
(150.3 KB, 下载次数: 163)
-
nEO_IMG_6.jpg
(147.46 KB, 下载次数: 161)
-
nEO_IMG_7.jpg
(138.55 KB, 下载次数: 162)
-
nEO_IMG_8.jpg
(137.51 KB, 下载次数: 168)
-
nEO_IMG_9.jpg
(134.28 KB, 下载次数: 162)
-
nEO_IMG_10.jpg
(142.36 KB, 下载次数: 160)
-
nEO_IMG_11.jpg
(150.41 KB, 下载次数: 165)
-
nEO_IMG_12.jpg
(145.49 KB, 下载次数: 161)
-
nEO_IMG_13.jpg
(143.01 KB, 下载次数: 143)
-
nEO_IMG_14.jpg
(143.18 KB, 下载次数: 160)
-
nEO_IMG_15.jpg
(145.22 KB, 下载次数: 166)
-
nEO_IMG_16.jpg
(128.96 KB, 下载次数: 159)
-
nEO_IMG_17.jpg
(129.59 KB, 下载次数: 153)
-
nEO_IMG_18.jpg
(143.48 KB, 下载次数: 166)
-
nEO_IMG_19.jpg
(145.5 KB, 下载次数: 161)
-
nEO_IMG_20.jpg
(142.63 KB, 下载次数: 139)
-
nEO_IMG_21.jpg
(127.97 KB, 下载次数: 155)
评分
-
查看全部评分
|